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玉米皮替代玉米粉对湘东黑山羊内脏脂肪组织脂肪代谢的影响

玉米皮替代玉米粉对湘东黑山羊内脏脂肪组织脂肪代谢的影响

         

摘要

【目的】明确玉米皮替代玉米粉对山羊脂肪代谢的影响,为玉米皮在反刍动物养殖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0月龄左右、体重(17.50±2.67 kg/只)相近的健康雄性湘东黑山羊20只,随机分成2组[玉米粉组(CM组)和玉米皮(CG组)],每组10只。山羊日粮精粗比为75∶25,CM组饲喂基础饲粮,CG组饲喂以玉米皮完全替代玉米粉的试验饲粮。饲喂60 d后进行屠宰,迅速采集网膜脂肪组织(简称网膜脂)、肠系膜脂肪组织(简称系膜脂)和肾周脂肪组织(简称肾周脂),通过Agilent 7890A气相色谱仪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脂肪酸组成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CM组相比,CG组山羊网膜脂中的豆蔻酸(C14:0)、十七烷酸(C17:0)、硬脂酸(C18:0)、反式油酸(C18:1n9t)及花生酸(C20:0)含量显著(P0.05,下同)。山羊内脏脂肪的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在CG组与CM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在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方面,与CM组相比,CG组山羊网膜脂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基因(ACC)极显著上调表达;系膜脂中的脂肪酸去饱和酶1基因(FADS1)极显著下调表达,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2(KLF2)、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4(KLF4)、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基因(SREBP1)则显著上调表达;肾周脂中的SREBP1基因极显著下调表达。【结论】以玉米皮替代玉米粉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湘东黑山羊内脏脂肪组织中某些脂肪酸含量及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但对内脏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即以玉米皮代替玉米粉对山羊内脏脂肪组织脂肪酸组成的总体影响较小,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著录项

  •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12期|P.3049-3056|共8页
  •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长沙410128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中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中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中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中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中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中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中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长沙41012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湖南省畜禽健康养殖工程技术中心/农业农村部中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 长沙41012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谷类或其替代物;
  • 关键词

    湘东黑山羊; 玉米皮; 玉米粉; 脂肪酸组成; 脂肪代谢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