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南方农业学报》 >重庆地区叶菜用甘薯不同栽植密度下茎尖产量及其食用品质评价

重庆地区叶菜用甘薯不同栽植密度下茎尖产量及其食用品质评价

         

摘要

[目的]探讨叶菜用甘薯茎尖产量与种植密度的关系,并对不同品种及不同采收时期茎尖食用品质进行评价,为叶菜型甘薯品种在重庆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方法]引进叶菜用甘薯品种鄂菜薯1号和福菜薯18与当地常用品种万薯7号进行生长期性状比较及品种、密度两因素试验,调查地上部主要形态特征,计算试验期间8次茎尖采收鲜产量总和,测定不同采收时期可食茎尖10 cm部分干物质、维生素C(Vc)、粗蛋白、可溶性糖和粗纤维含量,并进行食用品质评价.[结果]不同种植密度下,3个甘薯品种茎尖产量均表现为27.0万株/ha>22.5万株/ha>18.0万株/ha.与对照万薯7号相比,鄂菜薯1号和福菜薯18地上部植株生长旺盛,藤叶产量均超过60000.00 kg/ha,茎尖食味清香,颜色翠绿,综合评分满分.品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鄂菜薯1号和福菜薯18干物质平均含量分别为10.55%和9.26%(鲜基),Vc平均含量为455.13和420.58 mg/kg(鲜基),可溶性糖平均含量为7.54%和6.49%(干基),粗蛋白平均含量为24.63%和25.53%(干基),粗纤维平均含量为11.28%和12.88%(干基);在6~9月间随采收月份的延迟,茎尖干物质增加,水分减少,粗纤维含量增加,Vc含量表现为8~9月高于6~7月,可溶性糖含量以8月最高,6~8月茎尖粗蛋白含量明显高于9月.[结论]在栽植密度18.0万~27.0万株/ha范围内,3个甘薯品种的茎尖产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以福菜薯18和鄂菜薯1号茎尖产量较高,食用口感好,营养丰富,是适宜在重庆地区推广种植的叶菜型甘薯品种.

著录项

  • 来源
    《南方农业学报》 |2015年第4期|587-591|共5页
  •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山地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万州404155;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山地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万州404155;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万州404155;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山地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万州404155;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山地生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万州40415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甘薯(红薯);
  • 关键词

    叶菜用甘薯; 茎尖产量; 栽培密度; 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