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从身分法变革论明清时代法律的连续性问题——以“雇工人”律为中心

从身分法变革论明清时代法律的连续性问题——以“雇工人”律为中心

         

摘要

明清时代"雇工人"律的制定及修改是身分法领域的重大事件。从明初朝廷通过设定"雇工人"身分和颁布奴婢禁令来防止良民奴婢化,到清代国家放弃依据法律直接控制编户齐民,法律的改革与赋税、户籍等制度的变化及满汉社会风俗的差异等多重因素息息相关。而从万历十六年到乾隆五十三年每一次条例的修改,虽然在内容上有所关联,但这一发展过程却并不是机械的、线性的展开,法律修订的背景和目的各不相同,甚至相悖。尤其乾隆五十三年条例放弃了此前以文契、年限等具体条件划定"雇工人"范畴的思路,不再由国家设定"雇工人"的判断标准,而是承认私人领域自然分化出的等级关系,将社会身分上具有"主仆名分"的雇工确认为法律身分上的"雇工人",从而实现了法律身分与社会身分的统一,也完成了明清身分法领域的本质性变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