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分析

         

摘要

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负面影响,学校公德教育的比例失调和家庭道德教育的弱化异化,导致大学生道德水平与诚信度下降,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缺失,公共意识和法律意识淡漠,高等学校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的途径应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公德教育;实施大学生道德实践,在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立法,提高道德法律化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