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物性相克”母题叙事的生态平衡机制

“物性相克”母题叙事的生态平衡机制

     

摘要

物性相克,作为古代中国具有朴素哲学思想意味的重要生态原则,主要为了了解生态主体面临的复杂外在世界,更好地应对、处理不同生态主体、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由生产生活经验抽象而成的诸多"相生相克"、趋利避害存在模式,不仅显现在文献载录与文学言说如小说等一些内在叙事模式的生成机制上,还广泛地渗透到古人的饮食调节、性命修炼等生存经验与终极追求之中。动植物之间"一物必有一制",如异猫克鼠、鹤能制蛇、鸡克毒虫、猴降服马之类,往往呈现为,生态位下端生命体因天生是某一强势生态位上端主体的"天敌"而能"以弱胜强"。人类利用物性相克规律过量获取生存资源,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自然平衡法则。中医及原始宗教的禁忌设置,意在缓解精神压力。清代人的生态总体观是:在生态主体并存共生的世界里,"相生相克"规则使生态平衡得以实现,以"物有所制"来维系生态秩序,消弭生态体系的反噬运行规则。文献载录中也有生态反噬的特例存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