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可为与应为:课外实践视角的青少年公益偏差行为矫正

可为与应为:课外实践视角的青少年公益偏差行为矫正

         

摘要

公益行为作为个体奉献社会的方式,是个人道德品质与综合素养的外在表现,青少年可从参与公益行为中获取诸多价值,如促进自身知识转化、提升社会能力、完善人格品性修养以及增强学习热情等。然而,从课外实践视角而言,由于公益行为需消耗大量时间,使得部分青少年参与公益活动功利性较强、教师缺乏专业指导经验,家长公益理念落后、活动效果反馈不足等。为体现公益行为价值,应通过深度解读国家政策、转变学校教育观念、增强公益活动宣传、强化公益行为教育等树立青少年正确的公益意识,并从科学规划活动安排、培养教师相关技能、积极拓展公益平台以及明确公益行为价值等方面对青少年公益偏差行为进行实践矫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