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提高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的方法

提高保留灌肠治疗效果的方法

             

摘要

正保留灌肠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尤其对大肠的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炎症应用更为广泛.其效果与选择的药物、病变部位与药物作用的时间有关,而药物在病变部位作用的时间又与保留灌肠的液体数量及肛管插入深度有关.保留灌肠时一般肛管插入深度为20cm左右.但因插入深度、灌注液量及肠管长度的不同,加之肠管迂回等因素,一般对右半结肠及横结肠炎性病变效果较差,而对左半结肠效果较好,直肠炎性病变效果最佳.但就左半结肠以下的效果来看,其方法不同,效果也有较大差异.直肠的长度一般为12~20cm,乙状结肠为45~50cm,降结肠15~20cm,所以灌肠时病变部位不同,在液量及肛管插入深度等方面亦应有所区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