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精神医学杂志》 >山东省6~11岁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山东省6~11岁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山东省6~11岁儿童行为问题现状及其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16地市2386名6~11岁儿童及其家庭成员,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评估儿童行为问题;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估家庭成员应对方式.结果 2386名儿童中有225例存在行为问题,检出率为9.4%,其中,1171名女童及1215名男童行为问题检出例数分别为103例(8.8%)和122例(10.0%).各年龄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11岁女童不同年龄CBCL抑郁因子、残忍因子、攻击性因子、性问题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男童多动因子、攻击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父亲、母亲、(外)祖父母、其他家庭成员的SCSQ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两个维度和积极问题关注、消极情绪关注、消极问题关注三个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CBCL残忍因子外,6~11岁男童及女童CBCL各个因子分与家庭成员应对方式均存在相关性(P<0.05);男童的CBCL交往不良因子与SCSQ母亲的积极情绪关注因子呈正相关(P<0.05),抑郁与母亲的消极情绪关注因子呈正相关(P<0.05),抑郁、强迫、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和违纪因子与母亲的消极问题关注因子均呈正相关(P<0.05);抑郁、交往不良、强迫因子与母亲的消极应对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分裂样、交往不良和攻击性因子与父亲的积极情绪关注因子均呈正相关(P<0.05),交往不良、攻击性因子与父亲的消极问题关注呈正相关(P<0.05).女童CBCL躯体诉述、分裂强迫、攻击性因子与SCSQ母亲的积极应对维度和积极问题关注因子均呈正相关(P<0.05);躯体诉述、分裂强迫、攻击性、抑郁因子与母亲消极应对维度及消极情绪关注均呈正相关(P<0.05);多动因子与母亲消极应对维度呈正相关(P<0.05);违纪因子与母亲积极情绪关注呈正相关(P<0.05);多动、违纪、攻击性、抑郁因子与母亲消极问题关注因子均呈正相关(P<0.05);违纪因子与母亲心理疏导因子呈正相关(P<0.05).躯体诉述、分裂强迫、违纪因子与父亲的消极应对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社交退缩、躯体诉述、分裂强迫,多动、违纪和攻击性因子与父亲消极问题关注因子均呈正相关(P<0.05);残忍因子与父亲积极情绪关注因子呈负相关(P<0.05).结论 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过于积极和过于消极的应对方式对儿童成长均不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