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医学研究杂志 >性早熟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分析

性早熟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性早熟儿童肠道菌群结构特征,探寻肠道菌群与儿童性早熟之间的关系,探讨儿童性早熟与肥胖之间的联系。方法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0月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性早熟儿童,分为治疗前、后组,选择同期于笔者医院体检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正常的健康儿童分别为肥胖组及对照组,收集各组儿童新鲜粪便标本,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分析其肠道菌群结构特点,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分析纳入研究的各组儿童饮食习惯,性早熟组住院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完成性激素等检查。结果代表肠道菌群丰富度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在性早熟治疗前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性早熟治疗后组Ace指数及Chao1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组,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各组儿童肠道菌群门水平分布研究显示,性早熟治疗前组拟杆菌门丰富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及疣微菌门丰富度明显下降(P<0.05),且与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儿童肠道菌群属水平分布显示,性早熟治疗前组双歧杆菌属及乳杆菌属等菌属丰富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拟杆菌属及普氏菌属等菌属丰富度明显升高(P<0.05),这些菌属丰富度与肥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显示性早熟治疗前组肠道菌群与对照组菌群结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早熟儿童及肥胖儿童在饮食方面更倾向于肉食及油炸类高热量食物,性早熟治疗前食反季水果概率明显高于肥胖组及正常组。结论性早熟儿童肠道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均明显下降,门及属水平菌群结构出现改变,提示肠道菌群结构紊乱可能是导致儿童性早熟发生的潜在因素,性早熟组与肥胖组儿童肠道菌群结构及饮食习惯均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为探究性早熟与肥胖之间潜在的发生机制再添新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