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的同震及震后形变模拟

2013年芦山7.0级地震的同震及震后形变模拟

         

摘要

芦山地震发生时,龙门山断裂带的大部分跨断层短水准观测场地未记录到同震变化,为了研究芦山地震对这些场地的影响,同时也为了更准确地评估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的地震危险性,基于弹性位错理论和粘弹性分层岩石圈模型,模拟计算芦山地震的同震、震后形变,以及龙门山断裂带上短水准场地的同震和震后变化.结果表明:(1)芦山地震断层北西盘(上盘)同震最大水平位移约19.18 cm,整体为E和SEE向运动,南东盘(下盘)约7.55 cm,主要为NWW向运动;垂直位移场在上盘的上升比较显著,最大抬升幅度30.74 cm;(2)未来10年,由粘弹松弛引起的震后形变与同震形变相差不多,将释放与主震相当的能量,但由于龙门山断裂带西南段的滑动亏空区仍有大部分的能量未释放完全,强震危险性仍较高;(3)整体上芦山地震引起的龙门山断裂带垂向同震形变比较微弱,除宝兴场地外,其他场地的同震形变本身就很小,变化幅度小于观测精度,这可能与芦山地震发震断层为尚未出露地表的盲逆断层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