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学对主体的解构

         

摘要

与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观相似,中国佛学的本体论是一种否定性本体论。相应地,在主体观上,中国佛学对主体也持否定性看法。它认为主体没有客观性、真实性,充其量是一个“假名人”。对主体的破除,中国佛学采用的是因缘法、空观和缘起论。不过,与后现代主义一样,中国佛学并不是真的绝对排斥主体,它所批判的是那种同一性的、自我中心的主体。因此,也是自我束缚的主体。中国佛学思想中的主体是否定性的。临济宗称否定性的主体为“无位真人”。“无位真人”意指对主体固定本质与形象的否定。也可以称之为“无相”。临济宗从“无位真人”又引出“无依道人”的概念。“无依道人”亦作“无衣道人”。它与“无位真人”的所指是相同的,都体现了“主体”的否定性。中国佛学通过否定主体以克服主体的僵化性。这就拓展了主体的活动空间,实现了主体演进的无限可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