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淮海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时空格局特征

淮海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时空格局特征

         

摘要

以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利用协同度模型,探讨2005—2019年淮海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并划分其空间关联类型.研究期内,淮海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水平总体上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区域差异呈扩大趋势.发展要素增长的不均衡和区域基础的异质性是制约研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空间上,淮海经济区经济协同发展水平呈现中间高、两侧低的“凸”型格局特征,经济协同发展高水平区域呈现向东陇海沿线地区集聚趋势,低水平区域形成沿苏皖-鲁豫边界的发展走廊.依据局部空间关联关系,将淮海经济区市域分为高-高型、高-低型、低-高型、低-低型4种类型,高-高型、低-低型空间范围均相对缩小,而高-低型、低-高型区域范围在扩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