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研究
【6h】

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绪论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2.3国内外研究评析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4.1研究重点

1.4.2研究难点

1.4.3创新点

2区域间政府合作的相关概念

2.1.1府际关系

2.1.2行政区域经济

2.1.3竞合博弈理论

2.2 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2.1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合作的必要性

2.2.2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的可能性

3当前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3.1淮海经济区发展的概况

3.1.1发展历程

3.1.2经济发展状况

3.2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3.2.1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的现状

3.2.2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的问题

4国内外政府间合作的实践与启示

4.1 国内政府间合作的实践与启示

4.1.1京津冀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模式

4.1.2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地方政府合作模式

4.2国外政府间合作的实践与启示

4.2.1欧盟合作模式

4.2.2美国政府合作模式

5推进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的建议

5.1 建立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机制

5.1.1营造法律环境,明确法律权利与责任

5.1.2建设健全政府组织结构,确保组织权威性

5.1.3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完善区域利益分配机制

5.2 推进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内容

5.2.1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供优质政府合作平台

5.2.2突出重点合作项目,促进支柱产业发展

5.2.3丰富合作内容,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

5.3完善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中政府合作模式

5.3.1培育区域合作文化,合理运用政府手段

5.3.2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丰富政府合作模式

5.3.3促进多主体参与区域合作,打造区域网络治理模式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有力增长点。淮海经济区是中国成立较早的经济区之一,东临沿海经济带,南达长江三角洲经济都市圈,西连陇西经济区,北接环渤海经济圈,是发展中国东部、东北部、西部地区经济的重要助力站。然而,相较于周边的经济区,淮海经济区成为了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低谷”。淮海经济区内成员远离各自省份的行政中心,地处四省交界处,是典型的跨区域经济区。区内成员不仅有着相似的风俗文化,而且逐渐形成共同发展的良好意愿。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分布不均,行政经济壁垒,公共物品、公共服务提供不配套等问题,推动着地方政府从松散走向合作。目前,淮海经济区政府合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建立了一些基本的合作框架,但还存在合作机制不完善,高层次政府整体规划区内产业结构缺失,政府合作内容有限,中心城市向心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先从该政府合作机制开始,营造法律环境,建设完善的政府组织机构,配套地区利益分配制度,建立科学的区域绩效评价体系。政府合作的内容重点在于突出经济合作项目,促进支柱产业的发展。可以借助中心城市的平台,展开多领域的合作,不断丰富合作内容,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政府合作应合理使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鼓励民营经济参与合作,调动多种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打造区域网络治理模式。

著录项

  • 作者

    马明珠;

  •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 授予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 学科 公共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许超;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地理;旅游经济;
  • 关键词

    淮海经济区; 经济发展; 政府;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