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 >标记理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运用

标记理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运用

             

摘要

Mark theory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show that pragmatic markers in indirect speech act is a two-way, arbitrary, relative and dynamic concept. It is subject to certain context, with obvious man-made factors, reflecting the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 way of thinking, values and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can express the rich variety of"between the lines", can achieve more ideal pragmatic effect.%国内外学界的标记理论研究表明,间接言语行为中的语用标记是一个双向的、任意的、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它受制于一定的语境,带有明显的人为因素,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语言特点,可以表达丰富多样的“言外之意”,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语用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