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表演式抗争的动员机制及效果——基于“江歌事件”的传播学考察

表演式抗争的动员机制及效果——基于“江歌事件”的传播学考察

         

摘要

表演式抗争通过戏剧化、夸张化、煽情化的'表演',在近年来的抗争行动中频繁制造出一幕幕视觉奇观。这种以身体为符码进行抗争性话语编织的行为,实质上是中国特殊社会生态的衍生物,也折射出中国底层民众抗争维权的现实困境: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维权渠道的不畅通、抗争者资源的有限性。表演式抗争的目的并非为了'在现场解决问题',而主要是为了生产一些有助于扩散传播的符号来达到社会动员的目的和功能。江歌事件中,情感动员、移动社交媒体、谣言、身体符号是推动这场表演式剧目持续展演的主要因素。剧目的持续展演也带来大量副产品的衍生:人肉搜索所带来的公民隐私暴露、网络大V情绪诱导所带来的舆论暴力、民众手握'正义'旗帜所进行的舆论审判等等。如果不及时引导和应对,表演式抗争很容易演变为大规模冲突性集群事件,给政府及社会治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威胁和挑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