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我国类书的发展及其类目的沿革

我国类书的发展及其类目的沿革

             

摘要

古代类书自曹魏 《皇览》 始, 至南北朝已初具规模.《隋书·经籍志》 列入子部 “杂家类”, 开启了后世目录中类书属于子部的主流方向.唐宋以来, 类书编纂日臻繁盛, 毋煚 《古今书录》 子部专辟 “事类” 一目,《崇文总目》 子部改 “事类” 为 “类书”.郑樵 《通志·艺文略》 创 “类书” 专类, 不再隶属子部.明清两代, 类书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出现了或以 “类书” 为大类、 或沿四部旧例而又存疑的困惑.随着当代科学分类的日趋缜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将古今类书分作 “Z22 中国百科全书、 类书”, 归入 “Z综合性图书”, 不失为理性科学之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