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马克思“感性理论”与胡塞尔现象学比较

马克思“感性理论”与胡塞尔现象学比较

     

摘要

马克思的“感性理论”是批判反思德国哲学、国民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堪称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虽然《巴黎手稿》中出现了“直观”“意识”“存在”和“现象学”等字眼,因“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而带有现象学的话语意蕴,但凡此都不足以将马克思主义与现象学嫁接起来.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之间存有不可化约、不可融通的思想分野,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旨趣上,马克思“感性理论”面向“人的解放”的宏大主题,胡塞尔现象学旨在确立“纯粹的本质科学”;在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路径上,马克思“感性理论”依据“历史科学”去超越形而上学,胡塞尔现象学借助“先验还原”去超越形而上学;在思维方法上,马克思“感性理论”依托“实践辩证法”去追求真理,胡塞尔现象学则滞于“先验还原方法”去图谋“科学的哲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