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哈尔滨学院学报》 >镜像视野下《思家饭店的晚餐》中波尔的主体构建

镜像视野下《思家饭店的晚餐》中波尔的主体构建

         

摘要

cqvip:拉康的镜像理论指出主体的确立必须依赖社会和文化等象征性符号所代表的大他者和众人之镜所代表的小他者,并且只有获得两者的认同,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安妮·泰勒笔下的波尔在主体构建的过程中,受镜像阶段的影响产生虚幻的自恋性,成为大龄“剩女”;迫于文化习俗的压力仓促结婚,被抛弃后性情变得异常暴戾,有悖于她曾经努力迎合的礼俗伦常,导致主体的分裂;大小他者的不认同促使她经过自审,找到主体价值的实现方式,最终完成了主体的构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