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论争

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论争

             

摘要

"文革"之后,中国当代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在"文革"中成长的一代知识分子表现出了最强烈的社会参与精神,"朦胧诗"是其典型代表。但是,"文革记忆"使得新文学观念在产生之初就携带了相当多的主观情绪,并使"朦胧诗"在社会上引起争论。不过,这场争论的实质并不指向"朦胧诗"本身,却因对各自立场的坚守,使得双方在思维方式上并未有质的变化。最后,以这场论争为媒介,意在完成对"本质不变论"的历史批判。一是"朦胧诗"是从现实生活出发的,而不是某种观念的衍生物;二是对"朦胧诗"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方向性地位的刻意强调也似乎有不妥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