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中国水产科学 >寄生于两种湖泊淡水鱼的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IV期幼虫PCR分析、形态结构和组织病理

寄生于两种湖泊淡水鱼的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IV期幼虫PCR分析、形态结构和组织病理

     

摘要

为探明寄生于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和花?(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腹腔内线虫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及其寄生部位的组织损伤作用,进行了18S rDNA和ITS rDNA序列的PCR分析以及虫体和组织病理的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该线虫为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Eustrongylides ignotus)的IV期幼虫,明确了其ITS rDNA的基因序列.虫体除头部具有6个棘状突起和6个乳头状突起以及尾部具有尾斑突外,还发现其具有凹纹的体侧斑突等一些新的形态结构特征,补充了一些主要形态结构数据.根据体肌肌细胞数量和其一端伸入体腔的特点判定线虫体肌属于多肌型.食道由背侧腺和下腹腺组成,食道腔横切面呈三放射形.依据组成肠道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数量,判定该线虫肠道属于多胞型.卵巢、输卵管、精巢和输精管外层均由以纤维细胞为主要成分的结缔组织构成.病理观察显示部分线虫以包囊形式寄生于肝脏、肠系膜和脾脏的腹腔组织器官,形成由纤维细胞和血管组成的包囊和大量嗜酸性白细胞浸润的主要炎症反应,包囊经历了形成、增大、壁增厚和后期包囊壁中细胞坏死而破裂的过程,严重感染的个体出现肝脏充血、细胞坏死和含铁血黄素沉着,脾脏缺血和含铁血黄素沉着以及肠系膜中的胰腺细胞分泌颗粒增多等病理变化.结果表明,该IV期幼虫对寄主内脏组织器官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损伤作用.

著录项

  • 来源
    《中国水产科学》|2019年第5期|971-983|共13页
  •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上海 201306;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鱼病学;
  • 关键词

    伊格诺图斯胃瘤线虫; 幼虫; PCR分析; 形态结构; 组织病理;

  • 入库时间 2023-07-25 19:53:5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