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水产学报》 >饥饿及恢复投饵过程中花鲈肌肉组成及非特异免疫水平的变化

饥饿及恢复投饵过程中花鲈肌肉组成及非特异免疫水平的变化

         

摘要

探讨了饥饿及恢复投饵过程中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196±38)g]肌肉组成分及鱼体非特异免疫水平的变化.实验设S0组(对照组,持续正常投喂),S5组(饥饿5d后恢复正常投喂),S10组(饥饿10d后恢复正常投喂),S15组(饥饿15d后恢复正常投喂).S0组每隔5d取样,S5,S10和S15组分别在结束饥饿及恢复投饵后每隔5d取样测定.结果显示:饥饿程度对花鲈肌肉组成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组相比,S10组饥饿结束时肌肉的总脂含量显著降低;S15组饥饿结束时肌肉的总脂含量和粗蛋白含量都显著降,同时显著增加了肌肉的水分含量.表明饥饿过程中花鲈先动用肌肉脂肪,后动用肌肉蛋白.在恢复投饵过程中,S10和S15组总脂含量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规律,而S15组蛋白表现为逐步回升的趋势.表明花鲈在饥饿后恢复投饵的过程中,先恢复肌肉蛋白含量,后恢复肌肉脂肪含量.饥饿15d时花鲈血清蛋白浓度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S5组血清、脾脏和头肾溶菌酶活性均无显著变化;S10组头肾溶菌酶活性在恢复投饵10d时补偿性升高.S15组在饥饿结束时显著降低了花鲈头肾溶菌酶活性,但在恢复投饵5d时恢复到对照组水平.花鲈白细胞的吞噬活性也受饥饿程度及恢复投饵的影响.饥饿会降低花鲈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在恢复投饵过程中,饥饿(5d)后恢复投饵会引起白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的补偿性升高.表明饥饿及恢复投饵也影响花鲈的非特异免疫水平.

著录项

  • 来源
    《水产学报》 |2008年第6期|929-938|共10页
  • 作者单位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316100;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316100;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316100;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316100;

    浙江海洋学院海洋与渔业研究所,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舟山,316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水产生物学;
  • 关键词

    花鲈; 饥饿; 恢复投饵; 肌肉成分; 非特异免疫;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