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应用踝上截骨治疗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生物力学观察

应用踝上截骨治疗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生物力学观察

摘要

目的评估踝上截骨术治疗中期内翻型踝关节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4月至2014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行踝上截骨术的41例内翻型踝关节OA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4例,女27例,平均年龄50.7岁(32~71岁)。根据改良Takakm'a踝关节炎分期:2期14例,3A期19例,3B期8例。保留腓骨组19例,腓骨截骨组22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一后足功能评分、Maryland足部评分踝关节OA量表(AOS)评估临床疗效,并比较踝关节活动度(ROM)。影像学测量内容包括胫骨前侧关节面角(TAS)、距骨倾斜角(TT)、弪骨踝穴角(TC)及胫骨侧位关节面角(TLS)。选取8具新鲜下肢标本,通过踝上截骨建立胫骨远端内外翻模型。通过TekScan踝关节压敏片测试关节接触面积、接触压强及峰值压强,观察胫距关节受力中心的位置变化,并比较保留腓骨与截除腓骨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6.6个月(16~55个月)。3例延迟愈合,2例因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行踝关节融合。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与Maryland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高[(83.14±9.6)分vs28.(50.84±13.6)分,(81.64±6.0)分vs28.(58.34±12.0)分,P均〈0.01],AOS疼痛评分与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增高[(42.64±5.5)分vs28.(26.14±5.2)分,(53.44±12.3)分vs28.(36.84±10.5)分,P均〈0.01],而Takakm'a分期较术前显著降低[(2.34±0.9)分vs28.(2.84±0.7)分,P〈0.01],ROM未获得显著改善(P=0.097)。影像学测量结果显示,除TLS外TAS、TT、TC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均〈0.01)。保留腓骨组与腓骨截骨组的临床功能评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腓骨截骨组的TT和Tc改善程度较保留腓骨组显著(P均〈0.05)。保留腓骨时,5种工况问关节接触面积、接触压强及峰值压强无显著差异(P均〉0.05);内翻模型弪距关节受力中心向前外侧移位,外翻模型受力中心向后内侧移位。截除腓骨时,关节接触面积及峰值压强在10。内翻位和10。外翻位较中立位显著减小(P〈0.01),关节接触压强在10。内翻位(P=0.01)和5。外翻位(P=0.03)较中立位显著增加;内翻模型胫距关节受力中心向后内侧移位,外翻模型受力中心向前外侧移位。结论踝上截骨术可以显著改善中期内翻型踝关节OA的临床效果与负重力线,而腓骨的完整性对胫骨远端畸形的胫距关节接触情况有显著影响:针对合适的患者,合并腓骨截骨可以进一步改善TT角与Tc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