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肝胆病杂志》 >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死亡原因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患者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死亡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探讨进一步提高此类患者生存率的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9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HSOS患者293例,其中行TIPS治疗后死亡20例,统计并分析2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治疗方案,比较病程不同阶段的指标变化及出现并发症等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术前术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术前术后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20例死亡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5.15±4.21)周.其中男15例,女5例,平均年龄(67.60±7.01)岁,≥60岁患者17例(85%),90%以上的患者有腹胀、少尿等临床表现.9例(45%)合并慢性基础疾病,5例(25%)合并两种以上基础疾病.总体上,门静脉压力由术前的(21.67±5.15)mm Hg下降至术后的(8.17±4.98)mm Hg(t=10.318,P<0.05).患者术前TBil、DBil、D-二聚体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值,术后5 d上述指标较术前仍有明显升高(Z值分别为3.823、3.823、2.756,P<0.05);术后5 d Hb、PLT、肌酐水平较术前呈下降趋势(t=4.949、t=2.147、Z=-3.125,P值均<0.05).3例患者术前即有肝性脑病,术后增至10例(50%).死亡原因包括急性肝衰竭、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结论 HSOS患者行TIPS术后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包括合并基础疾病、高胆红素水平及肝性脑病或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死亡原因主要为急性肝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抗凝过程中需及时复查B超及实验室指标,尽早发现向重型发展的患者,当其指标进行性恶化时,尽早选择TIPS也许可以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改善预后.此外,术中、术后应重点关注胆道出血,尽早采取措施干预,或可进一步降低病死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