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急诊杂志》 >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川崎病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

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川崎病临床特征及高危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收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的川崎病(KD)患儿相关临床特征,探究KD患儿收住PICU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住PICU的KD患儿33例,与同期未收住PICU的普通组KD患儿87例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指标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分析及ROC曲线分析KD患儿入住PICU的高危因素。结果:PICU组患儿各脏器影像检查异常率高于普通组,心脏冠脉异常率分别为51.5%、26.4%(P=0.009),心脏扩大发生率分别为12.1%、0(P=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ICU组患儿更容易出现腹痛、皮肤黄染、腹泻、首诊时更常表现为不典型KD(典型KD发生率分别为27.3%,54.0%,P=0.009),抗生素使用率、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发生率(18.2%,3.5%,P=0.019)亦更高。PICU组患儿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N%)、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谷草转氨酶、胆红素、胆汁酸、血肌酐、尿素氮更高,血红蛋白(Hb)、血小板、白蛋白、血清钠较普通组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KD患儿N%≥76.7%(AUC:0.869,95%CI:0.802~0.936)、Hb≤102 g/L(AUC:0.905,95%CI:0.834~0.975)、Na+≤132.85 mmol/L(AUC:0.813,95%CI:0.730~0.895)是入住PICU的高危因素,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9,0.701;0.788,0.920;0.545,0.931。结论:(1)中性粒细胞升高、血红蛋白降低、血清钠降低是KD的高危因素,建议早期重症监护治疗;(2)KD高危患儿更易出现IVIG无反应、合并冠脉异常及心脏扩大,早期识别及定期随访超声心动图对KD的诊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