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药材 》 >大黄不同部位的质量对比研究

大黄不同部位的质量对比研究

         

摘要

目的:探索大黄不同部位的质量差异,为大黄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栽培第4年的唐古特大黄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根茎与主根直径R≥7 cm归为1组(B1)、其余的主根尾部和支根划分为5.5 cm≤R<7 cm(B2)、4 cm≤R<5.5 cm(B3)、2.5 cm≤R<4 cm(B4)、1.2 cm≤R<2.5 cm(B5)、细根R<1.2 cm(B6),粗皮(B7)及糠心(B8)8个组别。比较各部位药材质量占比、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及蒽醌、二蒽酮及鞣质3类有效成分含量,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各组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不同组中蒽醌、二蒽酮及鞣质含量差异明显,整体以直径大于2.5 cm的4个组较优,且干药材重量占比最大,为84.06%;聚类结果聚为4类,分别为直径大于2.5 cm部位(B1~B4)、直径小于2.5 cm部位(B5、B6)、粗皮(B7)和糠心(B8)。结论:白玉栽培大黄以直径大于2.5 cm部位的质量较好,直径小于2.5 cm的细根质量次之,其他部位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作为蒽醌类成分提取的原料药或做兽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