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多巴胺引起大鼠结肠黏膜离子转运的节段异质性

多巴胺引起大鼠结肠黏膜离子转运的节段异质性

         

摘要

目的 探究多巴胺(DA)引起的大鼠远端结肠黏膜离子转运在不同节段的异质性及其可能的原因.方法 用短路电流技术(ISC)探测DA引起的大鼠远端结肠黏膜离子转运在不同节段的差异及其介导受体;用real time-PCR方法检测介导DA反应的受体在大鼠结肠黏膜不同节段的表达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 DA在结肠近肛门端(结直肠交界处,DC1)引起的短路电流(ΔISC)为(-14.32 ± 3.14)μA/cm2,明显高于远端结肠的其他部位 (-3.19 ± 1.44)μA/cm2(P<0.01).多巴胺D1样、D2样受体拮抗剂及α受体拮抗剂phentolamine均不能抑制该反应.但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atenolol和ICI 118、551却明显抑制多巴胺产生的反应, 抑制程度分别为63.79%(P<0.05),87.27%(P<0.01).real time-PCR 结果显示,在远端结肠黏膜上,介导该反应的β1和β2受体的mRNA在远离肛门处的远端结肠(DC4)的表达为DC1表达量的48.6%(P<0.001)和56.5%(P<0.05).结论 DA在大鼠远端结肠引起的黏膜离子转运具有异质性,即在DC1的反应明显高于远端结肠的其他部位,这可能与为介导该反应的β1和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在DC1的高表达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