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 >慢性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价

慢性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终末期肝病模型评价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终末期肝病模型(MEID)在慢性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在判断预后以及人工肝治疗时机选择过程中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75例慢性肝衰竭患者分为人工肝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应用MELD评分系统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和病死率,探讨与MELD评分的关系.结果(1)人工肝组经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和凝血酶原时间(PT)的国际标准化比率(LNR)、MELD分值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人工肝组经治疗后总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EID分值在20~29的患者,其病死率为3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ELD分值≥30者,其病死率为57.1%,与对照组的93.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病死率MELD分值在20~29组(42.7%)明显高于MELD≥30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肝支持治疗可显著降低慢性肝衰竭患者的TBil、Cr、INR和MELD评分,改善肝功能.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MELD分值在20~29组明显优于MELD≥30组,因而早期施行人工肝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