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内科》 >干扰素刺激基因15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干扰素刺激基因15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肿瘤芯片数据库(Oncomine)和生存分析数据库(Kaplan-Meier Plotter)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Oncomine数据库、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和STRING数据库进行肝癌中ISG15基因表达的相关研究检索,探讨ISG15基因在肝癌组织和对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绘制ISG15基因表达与肝癌患者总体生存时间的生存曲线.构建ISG15相互作用蛋白网络树状图,并对ISG15及其相关蛋白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检索Oncomine数据库发现,有5个研究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ISG15呈高表达(包括细胞系),有2项研究结果显示ISG15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 <0.05).通过对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发现,在病毒性肝炎、饮酒的肝癌患者中,ISG15高表达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明显短于ISG15低表达患者(P<0.05).通过STRING数据库搜索ISG15基因相关蛋白发现,ISG15基因相互作用蛋白有10种;生物过程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上述蛋白主要富集在病毒防御和病毒基因组复制的负调控通路.结论 ISG15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可能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