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提出的'谓当世之人为今人,不为俗人,'/> 对《竟山乐录》中的音乐雅俗观的几点思考-孙英华-中文期刊【掌桥科研】
首页> 中文期刊>艺术百家 >对《竟山乐录》中的音乐雅俗观的几点思考

对《竟山乐录》中的音乐雅俗观的几点思考

     

摘要

音乐中的雅俗问题从古至今一直争议性话题,自先秦时期孔子的"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至今天人们提出的所谓的"雅俗共赏"已有两千多年,虽然古代的音乐雅俗涵义与当今时代的音乐雅俗涵义已大相径庭,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音乐文人、音乐家及文学家等所发表的音乐雅俗观念都曾对当世及后世的雅乐、俗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清代的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在<竟山乐录>中提出的"谓当世之人为今人,不为俗人,谓今人之声为人声,不为今声"对后世音乐艺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