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湖北社会科学 》 >孔丘称'子'现象研究

孔丘称'子'现象研究

             

摘要

cqvip:周初的礼制设计,“子”爵是小诸侯的爵位,春秋时代华夏小国之君和蛮夷戎狄之君,都被华夏大国贬称为“子”;而华夏大国公卿,政治地位与这些子爵诸侯相当,因此也被称为“子”,“子”遂有尊称之义。《论语》中孔丘被尊称为“子”“孔子”,与他的男子性别、道德学问、圣人地位、弟子尊敬均无任何关系,惟一相关的就是他的官职:孔丘当过华夏大国鲁国的公卿。孔丘称“子”现象至少折射了周礼三个方面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华夷之间,显示了华夏民族强大的文化优越感;在华夏内部,显示了大国自豪的实力优越感;在君子之间,则显示了官本位的价值观和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