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从“大音希声”到《4分33秒》──关于“无声之乐”及其存在方式的美学思考

从“大音希声”到《4分33秒》──关于“无声之乐”及其存在方式的美学思考

         

摘要

音乐的存在方式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元命题。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子的“大音希声”及孔子的“无声之乐”的美学思想与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的相关音乐创作思想进行跨时空的对比研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寻其异同,并探求“无声之乐”这一特殊音乐现象的本质及其存在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