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海南医学 》 >两种起搏方式对单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两种起搏方式对单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起搏方式对单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患者心功能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就诊于汉中市中心医院的92例S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起搏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低位房间隔组49例(采用低位房间隔起搏)和右心耳组43例(采用右心耳起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舒张早期和心室舒张末期时的血流流速比值(E/A)、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和心电图表现(P波时限、P波离散度、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术后心脏不良事件(房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LVEF、E/A较术前均明显升高,LAVI较术前明显降低,且低位房间隔组的LVEF、E/A分别为(50.28±5.39)%、1.20±0.15,明显高于同时间右心耳组的(47.16±4.21)%、1.12±0.17,低位房间隔组的LAVI为(32.27±2.28) mL/L^(2),明显低于同时间右心耳组的(34.01±2.54) m L/L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低位房间隔组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04%,明显低于右心耳组的1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房间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4%,略低于右心耳组的4.6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位房间隔起搏在改善患者心功能,纠正心脏电活动方面有明显优势,且还可降低房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