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贵州林业科技 》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特征

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种群结构及分布格局特征

             

摘要

cqvip:为揭示苗岭地区秃杉的种群特征,使用实测和样地相结合调查秃杉种群数量,在典型分布区分别设置20个20m×20m样地,以种群年龄结构、生命表、存活曲线、生存函数分析秃杉种群的生命过程,并计算分散度量化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秃杉生活史以1龄级和2龄级死亡率最高,到3龄级阶段仅0.63%幸存,存活曲线趋向于DeeveyⅢ型。(2)分布格局为集群型(S2>m),且种群个体极不均匀,局部区域密集,以海拔1050~1150m分布最为集中,占整个保护区分布区秃杉总株数的31.97%;(3)秃杉群落中秃杉主要分布在0~5m和25m以上的林层中,对秃杉1龄级和2龄级母树林下及周围的植被进行适当干扰,有利于秃杉种群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