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西植物》 >采后荔枝果实冷害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

采后荔枝果实冷害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

         

摘要

以桂味荔枝果实为材料,研究冷害及外源亚精胺(Spd)处理对果实膜透性和内源多胺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下贮藏时果实发生冷害过程中,荔枝果皮中腐胺(Put)、Spd、精胺(Spm)含量在14 d后明显增加,膜透性快速增大,21 d时果皮出现明显的冷害褐变,Put进一步积累,而Spm含量下降,Spd保持较高水平.非冷害温度(3℃)下贮藏时,果皮多胺含量变化相对较小.0℃下果肉的多胺含量和变化幅度低于3℃果实,并延迟7 d衰老.外源Spd处理明显提高果实内源多胺含量的同时,延缓了果皮相对膜透性增加,减轻了冷害.这表明果皮中Put的积累可能是荔枝果实冷害的结果,冷藏初期Spm含量的上升可能是果实对冷害的防卫反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