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胺

多胺

多胺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42512篇,主要集中在园艺、植物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5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41590篇;相关期刊429种,包括西北植物学报、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华中三省(湖南、湖北、河南)昆虫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江苏省植物生理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等;多胺的相关文献由4999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伟、陈佛祥、朱刚等。

多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5 占比:2.11%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41590 占比:97.83%

总计:42512篇

多胺—发文趋势图

多胺

-研究学者

  • 张伟
  • 陈佛祥
  • 朱刚
  • 王礼文
  • 张志伟
  • 郭崇友
  • 吴泽伟
  • 冯建雄
  • 张宝俊
  • 高瑞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锐; 陈金萍; 杨雯翔; 邓致运; 程文翰
    • 摘要: 以野蔷薇为材料,提取内源多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腐胺、亚精胺、精胺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多胺提取过程中,样品用量0.2 g、冰浴浸提液300μL、苯甲酰化反应37°C,提取效率最高.HPLC检测参数:流动相为V(甲醇)∶V(水)(60∶40),进样量15μL,流速1 mL·min^(-1),柱温30°C,检测波长254 nm,保留时间15 min时,3种内源多胺可完全分离并定量测定,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7.17%~103.64%,表明该方法可靠.在野蔷薇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叶片培养3 h,内源多胺无明显变化,培养3 d后,多胺总量和腐胺含量显著增加,5 d后,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显著增加,亚精胺含量最高,精胺其次,腐胺含量极显著下降,同时多胺总量下降,说明在野蔷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启动阶段,腐胺向下游产物亚精胺和精胺发生了转化;在培养25 d的愈伤组织中,多胺总量显著下降,腐胺和精胺含量很低,说明在野蔷薇愈伤组织增殖阶段,可能精胺作用不大.该试验建立了内源多胺的2 mL提取体系,该方法降低了样品材料的用量,多胺提取过程更简便高效,并初步探索了野蔷薇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内源多胺的变化规律.
    • 殷运菊; 李凤娜; 李克克; 陈清华
    • 摘要: 多胺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参与生物体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动物体内的多胺有3种来源:食物摄入、肠道微生物合成和细胞合成,其中膳食多胺是主要来源。多胺对动物健康有重要影响,作用于肠道成熟和免疫系统的分化和发育方面;此外,多胺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在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预防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多胺调节肠道上皮细胞的迁移、免疫功能、氧化应激状态和心肌细胞凋亡等方面论述多胺的生理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同时还对多胺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期为多胺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姚俊广; 耿娅; 刘依静; 安轶; 黄李超; 曾为; 卢孟柱
    • 摘要: 【目的】多胺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参与调节植物发育过程以及胁迫响应,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是多胺合成途径的关键限速酶。本研究以SAMDC转基因银腺杨84K为材料,分析在干旱胁迫下SAMDC对杨树生长的影响,探讨SAMDC在林木响应干旱中的作用,为揭示多胺在杨树抗逆性方面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生长3个月的银腺杨84K及其PagSAMDC4a过表达转基因株系的土培苗为试验材料进行干旱处理,观察植株表型,并对多胺含量、H2O_(2)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失水率、电解质渗透率等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agSAMDC4a过表达银腺杨84K株系PagSAMDC4a-OE#3、PagSAMDC4a-OE#15、PagSAMDC4a-OE#17的内源亚精胺、精胺含量都显著高于未转基因植株,且PagSAMDC4a-OE#17株系内源腐胺、亚精胺、精胺含量分别是未转基因植株的1.95、3.43、1.32倍。正常条件下,过表达PagSAMDC4a植株的叶片表型、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电解质渗透率与未转基因植株无显著差异,而过表达株系PagSAMDC4a-OE#15和PagSAMDC4a-OE#17的叶片失水率显著低于未转基因植株。在干旱胁迫下,未转基因银腺杨84K叶片萎蔫,相对含水量比正常情况下降低26.44%,电解质渗透率升高27.68%,而PagSAMDC4a-OE#3、PagSAMDC4a-OE#15、PagSAMDC4a-OE#17植株叶片生长正常,相对含水量比正常条件下分别降低了10.9%、3.66%、1.33%,电解质渗透率较低、变化幅度较小。与未转基因植株相比,过表达PagSAMDC4a的转基因植株正常条件下H2O_(2)含量显著降低;在干旱胁迫后,H2O_(2)含量虽有增加但幅度显著低于未转基因植株,H2O_(2)含量由高到低为未转基因植株>PagSAMDC4a-OE#3>PagSAMDC4a-OE#15>PagSAMDC4a-OE#17。【结论】PagSAMDC4a可以调控银腺杨84K内源多胺含量,过表达PagSAMDC4a基因使植株内源多胺含量升高、H2O_(2)含量降低,减轻干旱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进而有效缓解植株叶片所受水分胁迫,从而降低植株对干旱的敏感性。因此,可以通过调控SAMDC4a过表达影响内源多胺水平的变化从而调控干旱胁迫适应过程。
    • 杨欣盛; 王玉英; 赵一燃; 张梅
    • 摘要: 为探究多胺对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的影响,以铁皮石斛无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梯度下的外源精胺(SPM)、亚精胺(SPD)和腐胺(PUT)对铁皮石斛瓶内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了精胺、腐胺处理下的铁皮石斛组培苗,始花期提前、开花率提高,其中腐胺促进铁皮石斛开花的效果最好,而亚精胺不能促进开花。各自理组培苗的开花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0.40 mg/L PUT(6.63%)>0.20 mg/L SPM(6.49%)>0.35 mg/L PUT(4.19%)>0.45 mg/L PUT(2.24%)>0.10 mg/L SPM(2.23%)>0.15 mg/L SPM(2.19%)=0.25 mg/L SPM(2.19%)>0.30 mg/L PUT(2.15%),其中0.40 mg/L PUT的开花率最高,表明腐胺有利于促进铁皮石斛开花;而0.20 mg/L SPM处理的植株形态长势最好,表明精胺有利于铁皮石斛的营养生长。
    • 李宇兴; 王海娇; 薛思明; 范亚军
    • 摘要: 从吉林省西部草原地区羊草根际土壤中分离出产多胺的植物促生菌DJ,研究产多胺阴沟肠杆菌DJ最适生长底物,确定其最佳生长条件,分析DJ菌在盐碱条件下的适应性。实验结果表明,产多胺阴沟肠杆菌DJ在以精氨酸为底物的培养基中生物量更高,生长更快,且最适生长条件为中性偏碱条件。模拟盐碱环境对DJ菌培养并观察生长状况,结果表明,DJ菌在盐碱条件下趋动性更强,说明其在盐碱条件下有更好的适应性,适宜在盐碱环境中生长。
    • 周朝彬; 饶茂霞; 胥国楠; 王志琴; 龚伟; 杨永建; 田正友; 曾伯平
    • 摘要: 【目的】近年来,贵州省关岭县和贞丰县种植的顶坛花椒出现大量开雄花的现象,表明花性分化过程发生了变化。顶坛花椒花性分化过程中生理特征变化表现出怎样规律,目前尚不清楚。为此,探讨了顶坛花椒花性分化过程中激素、多胺以及C/N变化规律,为顶坛花椒花性分化机制及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贵州省关岭县顶坛花椒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花性分化不同时期花芽的赤霉素(GA_(3))、吲哚乙酸(IAA)、乙烯(Eth)、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R)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花芽腐胺(Put)、苯乙胺(Pea)、尸胺(Cad)、亚精胺(Spd)、精胺(Spm)、色胺(Try)、组胺(His)和酪胺(Tyr)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花芽可溶性糖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花芽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二者的比值为C/N。【结果】(1)在顶坛花椒花性分化不同时期中,IAA和ABA差异显著,且均表现出雌花>雄花>花序轴分化期的花芽的规律,表明高的IAA和ABA含量促进雌花发育;雄花和雌花中GA_(3)含量均显著高于花序轴分化期的花芽,雄花和雌花的GA_(3)含量无差异,表明较高的GA_(3)含量有利于雌花和雄花的发育。(2)在顶坛花椒花性分化不同时期均未检出Put和Pea,其他6种多胺均差异显著;随着花性分化过程的进行,Cad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规律,Spd、Try和His表现出持续降低的规律,表明Cad可能与雌花发育有关,而Spd、Try和His可能与雄花发育关联;Tyr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Spm则仅在雌花中检出,表明高的Tyr含量促进雄花发育而高的Spm含量促进雌花发育。(3)随着花性分化过程的进行,C/N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雄花和雌花的C/N显著高于花序轴分化期的花芽,且雄花的C/N显著高于雌花,表明高的C/N促进雄花发育。【结论】高浓度的IAA、ABA和Spm促进顶坛花椒雌花发育,而高浓度的Tyr和C/N有利于雄花发育,这为未来通过人工施用不同浓度外源激素、多胺或矿质养分调控顶坛花椒花性分化提供参考。
    • 蔡文璐; 李可; 简超群; 郑路敏; 唐树鹏; 徐云姬
    • 摘要: 为探明氮肥对小麦籽粒淀粉粒的影响,以扬麦16和扬麦20为材料,设置120kg·hm^(-2)(120N)、180kg·hm^(-2)(180N)、240kg·hm^(-2)(240N)和300kg·hm^(-2)(300N)4个氮肥水平,分析不同处理下小麦灌浆期强、弱势粒中free-PAs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及成熟期淀粉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施氮量增加,小麦灌浆期弱势粒的游离亚精胺(free-Spd)和精胺(free-Spm)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及成熟期中淀粉粒(5~50μm)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布比例、淀粉积累量和粒重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大淀粉粒(>50μm)粒度分布比例呈先降后升趋势;强势粒的各指标无显著变化。籽粒游离腐胺(free-Put)含量、小淀粉粒(<5μm)的粒度分布比例、中淀粉粒的数量和长度分布比例对施氮量无明显响应。Free-Spd和free-Spm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淀粉积累量和粒重与中淀粉粒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布比例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大淀粉粒的粒度分布比例呈极显著负相关。喷施Spd或Spm增加了弱势粒内源free-Spd或free-Spm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中淀粉粒的体积和表面积分布比例、淀粉积累量和粒重,降低了大淀粉粒的分布比例,而喷施其抑制剂的结果相反。综上所述,氮肥主要影响小麦弱势粒的中淀粉粒和大淀粉粒,合理施氮下小麦淀粉粒度分布的改善得益于free-Spd和free-Spm对淀粉合成酶活性的正调控作用。
    • 赵书成; 孙军利; 赵宝龙; 潘立忠; 章智钧; 朱春梅
    •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砧木嫁接的赤霞珠葡萄种子中相关激素和多胺含量变化趋势,为砧穗互作对果实激素、多胺代谢影响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CS)自根苗为对照,以嫁接在5BB、SO4、140R、3309M、河岸葡萄砧木上的赤霞珠葡萄为试验材料,测定赤霞珠葡萄果实从转色初期至成熟期可滴定酸含量和还原糖含量,以及种子中赤霉素(gibberellins A3,GA3)、生长素(indole acetic acid,IAA)、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腐胺(putrescine,Put)、亚精胺(spermidine,Spd)、精胺(spermine,Spm)的含量。【结果】供试葡萄砧木品种均可以降低赤霞珠葡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提高还原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不同砧穗组合种子中GA3含量总体呈“M”型变化趋势,Spd和IAA含量持续降低,ABA含量出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而Put、Spm含量呈先上升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果实转色期各砧穗组合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赤霞珠葡萄种子中Put和Spm含量,降低了IAA、ABA、Spd含量;而在果实成熟期各砧木降低了IAA和Spm含量,提高了GA3、ABA、Put、Spd含量。【结论】与自根苗相比,嫁接明显改变了赤霞珠葡萄种子中激素和多胺的代谢水平,从而影响葡萄果实成熟。
    • 成新琪; 庞芳芹; 汤欣欣; 乌兰; 胡孝明; 朱华国
    • 摘要: 本研究以野生型WT(Wild Type)和转GhPAO3基因拟南芥种子为材料,研究NaCl和外源多胺多胺抑制剂对WT和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对拟南芥种子萌发表现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150 mmol/L、200 mmol/L NaCl处理下造成种子萌发分别推迟1 d和2 d,且转基因拟南芥发芽率低于野生型,表明GhPAO3基因过表达可能对NaCl处理下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此外,在100 mmol/L NaCl处理条件下,WT在第3天出现子叶变绿,而转基因植株在第4天出现子叶变绿,转基因拟南芥子叶变绿的数量低于WT;在此基础上添加外源多胺显示,添加Put时,与对照(ck)相比,WT和转基因株系的子叶变绿的数量均有所提高,且转基因株系子叶变绿提前,而添加Spd和Spm时,WT和转基因株系子叶变绿均推迟1 d。所有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的子叶变绿的数量低于WT,推测NaCl处理和过表达株系产生的H_(2)O_(2)抑制拟南芥的子叶变绿。外源多胺多胺抑制剂处理结果显示,外源多胺和PAO抑制剂(1,8-DO)能够促进拟南芥子叶变绿,且转基因株系中H_(2)O_(2)含量高于WT;添加多胺抑制剂(D-Arg)时,转基因株系中H_(2)O_(2)含量低于WT。本研究揭示了GhPAO3基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多胺氧化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 周雪敏; 康丽鹃; 郭永妮; 杨笑含; 蒋易龙; 王泽龙; 孙倩; 康波
    • 摘要: 为研究并阐明鸭肌肉组织多胺代谢和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实时荧光定量检测了0-120日龄鸭胸肌和腿肌组织中多胺含量、多胺代谢和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并分析了多胺代谢和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0日龄鸭胸肌和腿肌组织中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最高,胸肌和腿肌组织中多胺合成代谢相关基因分别呈一定规律变化;胸肌组织中,MyoD1和Myf5基因在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MyoG和IGF-1基因表达量在30日龄时最高,MSTN在90日龄时表达最高,且MyoD1和Myf5基因与SPMS、SPDS、SSAT、SMO基因呈显著的正相关;腿肌中,ODC与MyoD1和MSTN基因表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上述研究结果提示,鸭肌肉组织中多胺含量、多胺代谢和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相似性,可为多胺调控鸭肌肉发育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