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西医学 》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压变异性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 探讨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压变异性(BPV)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280例患者分为正常血压组66例及高血压组214例,高血压组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分为杓型血压组59例和非杓型血压组155例.比较3组的ABPM及血常规结果,分析BPV与NLR的相关性以及非杓型高血压形成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NLR预测非杓型血压的效能.结果 非杓型高血压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NLR高于正常血压组和杓型高血压组(均P<0.05),而BPV低于正常血压组和杓型高血压组(P<0.05).NLR与BPV呈负相关(P<0.05).糖尿病病史、低BPV水平、高NLR是非杓型高血压形成的危险因素.NLR水平预测非杓型血压的曲线下面积为0.612,敏感度为61.3%,特异性为62.7%.结论 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BPV降低而NLR水平升高,两者可能共同促进了高血压的发生及其昼夜节律改变.NLR对预测非杓型高血压的发生有一定的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