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科技》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对策——以广州大学城小谷围街道为例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及对策——以广州大学城小谷围街道为例

         

摘要

引言“垃圾多、分类难”是广州长期存在的垃圾处理问题。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提出的深层生态主义认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使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治疗方法是事倍功半的,只有彻底改变人们原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实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也一样,要想取得显著的效果,就必须改变人们目前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分类习惯。由于广州大学城小谷围街道在解决“垃圾多、分类难”的问题上具有典型性,在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及对策时,对该街道进行个案分析。1现状近十几年来,广州大学城小谷围街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该街道由贝岗、穗石、南亭、北亭4条原始村落组成,除了居住着村民,还涌入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虽然经过改造,村落环境比以前有了改善,但是垃圾处理依然是难题。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省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广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并在市内各街道、各社区试行收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制度,开展绿色社区的评比活动。这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发布和制度的建立,为小谷围街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依据。然而,通过走访观察和调查发现,该街道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出现了三方面的问题。

著录项

  • 来源
    《广东科技》 |2018年第7期|71-74|共4页
  • 作者

    蒋冬梅; 梁婉彤;

  • 作者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政法系;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