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广东土地科学》 >建成区内低效建设用地辨识及其形成机制——以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

建成区内低效建设用地辨识及其形成机制——以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

         

摘要

研究目的:尝试在辨识低效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的基础上,掌握各种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因素和低效建设用地的成因。研究方法:"双面判别"辨识体系、标准差椭圆分析、核密度估算、空间自相关模型、二元逻辑回归模型、演绎推理等。研究结果:"相对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城镇化模式使当前土地利用结构在短期内难以达到经济转型的新预期"是建成区低效建设用地的形成机制,有必要从规划和规范两方面慎重审视每宗建设用地的开发和低效建设用地的再开发和社会经济预期的匹配度。研究结论:认识建成区低效建设用地的形成机制,进而规避低效建设用地的"负外部性",对预防低效建设用地的再次形成、贯彻落实"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发展方略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 来源
    《广东土地科学》 |2020年第2期|P.40-48|共9页
  •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320;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320;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自然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2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510642自然资源部建设用地再开发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2广东省土地利用与整治重点实验室 广东广州510642广州市服务型政府基地 广东广州510642;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中等教育;
  • 关键词

    低效建设用地; 建成区; 辨识; 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