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外语教学 》 >隐喻建模:同一性视域下非字面义表达研究——以谐音词替代表达为例

隐喻建模:同一性视域下非字面义表达研究——以谐音词替代表达为例

         

摘要

用谐音词替代表达是一种非字面义表达,是汉语语言运用的一种雅俗共赏的常见手法,典型地反映了非字面义表达的心智过程.从心智哲学视域考察,非字面义表达的运用是意识活动突现的结果.所谓“突现”,在心智哲学看来就是较小和较简单的实体通过微观动力学、宏观动力学和环境动力学的上向、下向和同层级相互作用,发生格式塔转换,促成发生结构效应和整体效应,通过格式塔的同一性转换,实现表达的原义向非字面义表达的转换.这样来研究非字面义表达的实质,是将语言活动的根本机制看成是同人的意识状态相关联的神经结构、神经动力学和神经映射活动的结果.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物质结构、宇宙演化、生命起源、意识本质等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性突破正在开辟新前沿新方向.从意识分析维度考察非字面义谐音表达的运用,是同探索意识本质的前沿研究的方向是一致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