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食品科学》 >红树莓酒渣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吸附性

红树莓酒渣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吸附性

         

摘要

本实验通过理化性质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不同目数红树莓酒渣的结构、理化性质和吸附功能的差异.结果表明,红树莓酒渣中膳食纤维质量分数高达46%,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180目时红树莓酒渣粉体微粒开始出现团聚,260目时团聚现象最严重.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260目时红树莓酒渣中膳食纤维结晶区和非结晶区的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红树莓酒渣60目粉体流动性和填充性最佳;220目粉体膨胀力、持水力最佳,分别为(7.18±0.24)mL/g和(5.45±0.41)g/g;260目粉体持油力、溶解性最佳,分别为(2.99±0.17)g/g和(3.75±0.13)%.220目粉体的胆固醇吸附能力最强,且pH 7时其吸附能力强于pH 2时,分别为(47.60±2.60)mg/g和(37.02±1.81)mg/g;260目粉体的胆酸钠吸附能力最强,为(23.55±1.66)mg/g;220目粉体的葡萄糖吸附能力最强,为(319.75±24.17)mg/g;红树莓酒渣对重金属Cr2+的吸附能力很强,且不同目数间无显著性差异.综上,220目和260目红树莓酒渣具有较为理想的理化性质和吸附性,研究结果为红树莓酒渣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