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摘要

每隔几年,欧美就会有“二战”题材的电影杰作问世,并引起热议。从《辛德勒名单》《钢琴师》到新近获奖的《朗读者》,大牌导演总能从一直不会死去的黑暗记忆中,挖掘宽恕与拯救的母题,照亮当下,也照亮过去。细究原因,欧美文化的基础,同“罪”与“罚”两个命题有关;即使在政治与历史的极端场景中,国家、种族与个人,也必须在一个完整的省察体系里接受拷问与审视,求得神学意义上的宽恕与支持。简单说,欧美文化里有一个受难的人子,也有一个云端上的上帝。

著录项

  • 来源
    《财经 》 |2009年第11期|116|共1页
  • 作者

    贾晓伟;

  • 作者单位

    (Missing);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