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光学材料微缺陷引起的损伤机理及后处理

光学材料微缺陷引起的损伤机理及后处理

         

摘要

时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作为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多用于对导体材料的电磁场分布计算,本研究采用此方法对光学材料表面微缺陷(结瘤、刮痕等)作了二维电磁场分析,对亚表面缺陷(气泡、杂质等)作了三维电磁场分析。计算数据分析表明:光学材料表面及亚表面微缺陷的存在,会造成缺陷附近局部区域的场强增强,使得这些部分容易发生雪崩电离等激光损伤,且不同的缺陷形态、位置和入射光的偏振态均会使局部场强增强的大小和分布不同。图1为光学元件表面有一截面的半圆形长刮痕,TM波不同角度入射时的二维电磁场模拟计算结果。对于衍射光学元件的周期性结构,也尝试用FDTD法进行了模拟计算,为多层介质膜镀制的工艺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总之通过本研究的场强分布计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