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教育测量与评价》 >备课岂是“抄教案”

备课岂是“抄教案”

         

摘要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功。”然而,由于当下电子教案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流于形式、教辅用书泛滥成灾,教师们用于备课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在许多教师那里,备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结果备课变成了“背课”,或者变成了“抄教案”。不言而喻,这样的备课目标发生了偏离,形式陈旧单一,质量和效益低下。如何才能改进备课,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呢?笔者试以语文学科为例作一些初步思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