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干旱区研究》 >旱榆幼树对土壤失水及复水的生理响应过程研究

旱榆幼树对土壤失水及复水的生理响应过程研究

     

摘要

干旱区造林后幼树对土壤水分的生理响应过程对其进行水分管理并决定其成活的重要前提,以旱榆(Ulmus glaucescens)幼树为试材,采用盆栽自然失水和复水的方法,研究旱榆幼树形态、生理及光合特性对不同土壤失水程度及复水的响应过程,以期为栽培旱榆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在土壤失水较少时(土壤含水量为15%),旱榆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表现出小幅升高,分别较试验前增加了14.8%、1.2%、43.2%;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分别较试验前降低了26.5%、27.1%、48.7%;(2)土壤失水量严重时(土壤含水量为0%),旱榆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大幅下降,分别较试验前下降了78.4%、65.4%、47.3%;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表现为缓慢降低,分别较试验前降低了89.9%、83.3%、79.9%;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气孔导度的变化。(3)复水可以缓解土壤失水对旱榆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土壤持续失水环境下,旱榆通过一系列形态、生理和光合特性的变化来适应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表现出较强的耐旱性,旱榆栽植后如遇严重土壤失水的情况,复水可以缓解对其造成的危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