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戏剧 》 >戏曲艺术与民间社火

戏曲艺术与民间社火

             

摘要

在民间社火的行列中,常见化妆的各类戏曲人物或戏曲场面,使得本来就热闹红火的社火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戏曲是舞台艺术,而社火则是广场艺术,二者如何攀上了亲?是社火接纳了戏曲,还是戏曲走进了社火?我以为,只有追朔到戏曲的源头,才有可能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戏曲早在汉代以前已渐见端倪,当时的“倡优”、“俳优”已具有一定的表演因素,但却不是按照规定的情节扮演人物、表演故事,还不是真正的戏曲,只能算戏曲源头沼泽地上的几处水洼.到了汉代,出现了“百戏”.百戏已包括了歌舞和各类技艺,如“扛鼎”(举重)“寻竿”(爬竿)、“冲挟”(过刀门)、“跳丸”(耍球)、“走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