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当代修辞学》 >趣从何来——谈修辞教学中的实践活动

趣从何来——谈修辞教学中的实践活动

         

摘要

在修辞教学中,把主要精力用于讲述抽象的理论、原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整个教学过程只是一味地讲条条框框,那么,即使讲的是五光十色的修辞手法,也会黯然失色,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味。究竟“趣”从何来呢?实践证明,在阐述理论、原则的同时,辅以必要的实践活动,将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修辞教学的效果。修辞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欣赏别人的“成品”;一是加工自己的“半成品” 欣赏别人的“成品”;就是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修辞理论知识,去独立地分析、鉴赏别人特别是名家的名作,从中领略作者的修辞技巧,受到美的熏陶。比如,朱自清的《春》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许多修辞教材都较为详细地分析过,如果教者能放手让学生摆脱其他教材的束缚,自己独立分析一次,则其兴趣将会大大提高。学生除了从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等方面加以分析外,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辞格的运用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