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临床心电学杂志》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与预后关系的分析

         

摘要

目的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分析心电图特点与心功能受损程度和心脏大小及预后,探讨心电图在病情评估和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记录733例慢性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超声心动图,随访心电图变化。结果①所有患者中,只有一例心电图完全正常;异常心电图以ST-T变化和房颤(扑)发生率最高(65.7%和30.1%),其次为室早和室内传导阻滞(28.6%和19.5%),再次是窦速和房室传导阻滞(18.2%和15.6%),室速(室颤)发生率6.1%;其中,房颤、室早、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窦速、QT间期延长以及低电压和左室肥厚与心功能障碍显著相关,且出现室早、室速(室颤)、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左室肥厚时,左室舒张/收缩末期直径显著增加。②不同病因的心电图特点略有不同,高血压性患者房颤(房扑)、房早和左室肥厚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缺血性和原发性心肌病(p<0.05),而室早、室速(室颤)、室内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以原发性心肌病最高(p<0.001)。③预后分析显示,95例死亡患者其心电图全部异常,其中房颤(房扑)、房速、室速(室颤)、窦速、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的死亡危险显著增加,危险比分别为1.67、3.87、2.39、2.12、4.9。结论绝大多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ST-T变化、房颤(房扑)、室早、室内传导阻滞发生率最高,不同病因的异常心电图特点略有不同,房颤(房扑)、室速(室颤)、窦速与心功能受损重、心脏增大及死亡危险均显著相关;心电图可用于指导慢性心力衰竭的病情评估和预后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