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上海医学 》 >创伤后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创伤后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摘要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效应的一种状态,1935年Himsworth和Kerr最早对IR进行研究,此后大量的研究证明,IR在肥胖、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以及代谢综合征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创伤后IR是指继发于创伤后的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组织葡萄糖利用障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糖耐量异常、对常规剂量胰岛素治疗无效,甚至产生难以控制的高血糖。研究发现,经历外科手术、创伤、烧伤或败血症的患者中普遍存在IR,创伤越严重,IR的程度也越明显,并且与患者的预后成负相关,其发生机制十分复杂,涉及胰岛素受体前、受体本身和受体后各个方面,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以下就创伤后IR的机制作一综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