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

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端粒酶活性表达情况,探讨端粒酶活性检测对AML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不同亚型AML病人74例,以良性血液病和骨髓形态学正常的非血液病病人作对照,采用改良TRAP-银染法及亚利恩凝胶成像系统分析检测其骨髓标本内的端粒酶活性水平并随访。结果良性血液病病人端粒酶阴性或低水平表达;AML初诊时端粒酶活性显著升高(F=36.76,q=14.65,P<0.01),完全缓解后活性下降(q=10.75,P<0.01),复发时端粒酶活性又升高(q=7.61,P<0.01)。同时端粒酶活性与预后相关,活性高者往往预后较差。结论端粒酶活性与AM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AML恶性克隆增殖的分子标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