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STEMI患者PCI治疗前外周血miR-1、miR-21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关系

STEMI患者PCI治疗前外周血miR-1、miR-21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关系

         

摘要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外周血微小RNA(micro RNA,miR)-1、miR-21表达水平与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进行急诊PCI治疗并在治疗后进行1年随访的STEMI患者110例,根据是否发生再狭窄分为发生再狭窄的A组(n=34)和未发生再狭窄的B组(n=86);另取同期体检的11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PCI治疗前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测定miR-1、miR-21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IL-8、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8-羟基脱氧鸟苷酸(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的浓度,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浓度。结果高miR-1表达水平PCI治疗患者的再狭窄发生率明显低于低miR-1表达水平PCI治疗患者[18.33%(11/60)vs. 38.33%(23/60),χ2=5.910,P=0.015],而高miR-21表达水平PCI治疗患者的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miR-21表达水平PCI治疗患者[36.7%(22/60)vs. 20%(12/60),χ2=4.104,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患者的miR-1表达水平及VEGF、GPX、SOD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miR-21表达水平及Ang-2、IL-1、IL-8、HMGB1、MDA、8-OhdG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组上述变化趋势较B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与VEGF、GPX、SOD呈正相关,与Ang-2、IL-1、IL-8、HMGB1、MDA、8-OhdG呈负相关;miR-21与VEGF、GPX、SOD呈负相关,与Ang-2、IL-1、IL-8、HMGB1、MDA、8-OhdG呈正相关。结论 STEMI患者PCI治疗前miR-1表达减少及miR-21表达增多与治疗后再狭窄及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异常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